“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共同的价值观、符号和规范”。7月27日下午2点30分,由我院院长邓国军教授主讲的题为“儒、道思想与语文老师的人文素养”的专家报告会在五教北203拉开帷幕。“国培计划(2013)”小学、初中语文班的100名学员参与其中,并有文新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在现场进行了观摩和学习。
报告会伊始,邓院长首先对不惧天气炎热仍奔赴我校进行研修的“国培”学员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他提出“既来之则安之”这一观点,与在座的学员及老师互勉。他说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方式。其后,邓院长简扼地强调了在“国培”期间的基本要求和参培态度等,并结合自身的求学及10年的一线任教经历谈及兼具语文教师和国培学员双重角色的老师们应具备的求学、求知心态。在他看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他说我们应该抱着“向人人学习的态度”来完成培训任务,作为教师,更应该放下身段来向学生学习、向学员学习。
在报告会上,邓院长主要就人文素养的含义、儒道思想与语文教师的素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诠释。期间,他更以切实生动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现象为例,将古今观点相融合,在说理间不失诙谐。在他看来,人文素养包含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等多方面,“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而这正好契合了时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同时,他强调儒道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影响,尤其是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深远影响。他重视儒家的君子人格,在他看来,“君子人格”涵盖仁爱、济世、中庸、和而不同四个方面,其中又以中庸为重。“生活、工作不走极端、恰如其分”、“锦上添花容易做好,雪中送炭则很难”、“我们没必要只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年代”……诸多关于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衔接的观点被抛出,在现场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了学员们的认可和肯定,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伴随着不时的掌声,本次讲座在下午5点30分左右圆满结束。
(图/文 丁红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