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级教师岳国忠于中文楼501为“国培计划”(2013)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初中语文置换班全体学员作“基于教学的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岳国忠老师对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文学进行略讲,随后,他指出“‘文本细读’就是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品读。它是从阅读教学出发,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的一种阅读行为,也就是教学解读。”
接着,他以鲁迅的《故乡》为案例,对《故乡》中“杨二嫂”和“闰土”的话语进行解剖。其中,尤以强调了人性光辉中的善意和真诚。他说:“平时的学习大多是应对考试,其实,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文本中,生活中的“审美”、“求真”、“善良”。在文本的细读与教材分析上,他说:“要是按考试点来分析,那就是把一本完整的文章解剖成‘字’、‘词’、‘句’了。在文本细读与教材分析上,我们该注意的不仅仅是这些词句,还要关注教材中的育人价值。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在于它本身人性的价值。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思维的价值’。作品中的人物是真实的,立体的,所以需要思维。”
随后,他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课标要求,指出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需要倾听,倾听作者的心的话语。他说:“文本细读的出发点是站位更高,目标更远。它以一个纯粹的阅读者进入到文本的特定的情境中,用自己的情感和思维去激活,去点燃。”
最后,岳国忠老师指出了文学作品的三大意义,即:作者意义、文本意义和读者意义。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具有差异的。(文/李汉茹;图/周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