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树人小学特级教师李斌于中文楼501为“国培计划(2013)”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和置换脱产培训项目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小学语文班的全体学员作“基于儿童本位的文体解读”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李斌老师据北京市高考语文满分提高至180分,英语满分降低至100分的改革,提出了汉字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讲座的主题:基于儿童本位的文体解读。他强调语文老师应该准确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并且独具匠心的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提高课堂趣味和学生的兴趣。
接着,就文本解读的含义进行详细的解读。李斌老师说“文本解读就是要真正走入文本的世界,这样才能感受到语文的奥妙。文本解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我们慢慢欣赏时才能看到旖旎的风光。”同时,他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从语言出发,最终回到语言。但是很可惜的是,大多时候我们走的都是有语言到内容的老路,并未回归语言。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跳出这一传统模式。”
随后,李老师具体指出了文本解读的现状,并对现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现代文本解读存在着“僵化”、“功利”、“失度”的不足。“僵化”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惯有的手段、惯有的模式、惯有的标准。“功利”主要是在为公开课服务和为考试服务。“失度”表现在讲解文章的四过一曲,“过深”、“过广”、“过浅”、“过碎”和“曲解”。由此,他提出“当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们应该凭借文本这一载体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分析等能力”。在产生现状的原因上,李斌老师从客观和主观上进行讲解。“这主要是因为儿童本位的缺失,课程标准的缺失,文本价值的缺失。因此,语文老师了解课标和文本价值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李斌老师针对于“基于儿童本位的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他说“首先要深入浅出,解读文本时要深入,但是也要适度。再独辟蹊径进行文本设计。最后要拨云见日,了解文本本质,由语言到内容再回到语言。”(文/李汉茹;图/周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