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你真的读懂了吗?
来源: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数:   日期:2014-06-24   字体:【

读三国,品三国,茶余饭后说三国,可是对于《三国演义》,你真的读懂了吗?6月22日晚19点30分,四川省社科院沈伯俊教授在中文楼501开展讲座——古代小说的前沿热点问题之《三国演义》思想内涵新论。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副校长曾良,文新学院院长邓国军,副院长刘云生、高佳,我院古代文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及2012级1班、2013级3班全体同学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沈伯俊教授指出大多数学生对《三国演义》了解程度浅薄,批评了“误说、瞎说、胡说”的学术现象,说明了开展本次讲座的目的——重新普及古典名著。

接着,沈伯俊教授从“《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吗”和“《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究竟是什么”两方面展开讲座。

就沈伯俊教授看来:“作者的确大力写谋略,而其也确为书中精华,但谋略绝非《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也非书中精华全部。”沈伯俊教授认为,由于简单化《三国演义》和忽视了其“干净不血腥”的战争题材,在泼墨如画的谋略描写和惜墨如金的战争场面描绘的比较下,大部分人会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而这显然颠覆了“道”与“谋略”的关系。以民本思想为准绳的鲜明的道德倾向是为“道”,“道”才是根本,而谋略是“术”,受其影响和制约。沈伯俊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后人如何看《三国演义》中的谋略,是取决于自己的政治立场、道德原则和人生态度。”

讲到“《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究竟是什么”这一板块时,沈伯俊教授在之前的理论上加以完善,概括为以下五方面:一、对国家统一的强烈向往。二、对政治和政治家的评判选择。三、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四、对中华智慧的多彩展现。五、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其间,沈伯俊教授从民族心理、曹操刘备性格对比、对人心和人才的尊重、战略战术的运用、智慧的较量等多层角度详细阐释了书中“尊刘贬曹”思想形成的原因。

最后,沈伯俊教授与在场同学们进行交流与探讨,在解疑答惑中同学们对《三国演义》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更深的了解。

时至21时40分,这场春风化雨、生动幽默、带有无限启迪性的精彩讲座在出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文/程茜)

 

 

©2024 版权所有:best365体育(官方)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平台-IOS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 网站:www.sybebs.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