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做事认真是一种品质,那我们便能感受到来自徐少华身上的光芒。尊师重道,古道热肠,富有正义感,可亲可爱的他总是与同学打成一片,得到师生们的一致认可。
作为好学上进的“三好学生”,你不知道勤奋的他会如何严谨地思考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作为肯干的“优秀学生干部”,你不知道亲和的他会如何冷静地处理班级和社团的各种事件;作为亲和的同窗,你不知道开朗的他在寝室、班级、学校帮助同学解决了多少困难……他就是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3班的徐少华。
徐少华,男,汉族,四川省广安市人,中共预备党员,汉语言文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在读二年级学生。在校期间曾任职校军事科助理、班级学习委员,现为班级团支书、校调频广播电台节目部副部长、公关学社团支书。该同学家境窘迫,自小与父母分离,寄住在小姨家,在小姨和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自立自强,终圆大学梦。上大学以来更是奋发图强,力争上游。
一、白屋寒门,自强不息
徐少华同学出身寒门,家庭负担很重,从小到大勤恳踏实,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在他仅仅六个月的时候,父母双亲就把他留在姥姥家外出务工。两岁时随姥姥一起到小姨家生活。在他的印象中,童年几乎没有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影子,父母总是要一年或是更久才能见上一面,而爷爷住在山区,奶奶一直瘫痪在床,需要爷爷照顾。上学以来,徐少华同学积极向上,学习刻苦,任职班长、语文课代表等职务,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在奶奶逝世后不久爷爷被查出患有晚期肺癌,在治疗两年后也相继逝世。巨额的治疗费和安葬费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爷爷患癌期间,徐少华同学在兼顾学习的同时坚持每周要抽出时间回到老家看望照顾爷爷。
深知家庭重负,徐少华同学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做大量兼职减轻父亲负担。大一学年,他拿下学习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只要有空闲时间他都在做兼职,他做过发传单、家教、婚庆、电话营销等各种各样的兼职。白屋寒门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通过努力来改变自身状况。徐少华同学现在还不是家里的支柱,但他在用切实的行动尽着他的一份力量。
二、全面发展,勇攀高峰
徐少华同学笃实好学,孜孜不倦,始终怀揣感恩之心,不断砥砺自我,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积极参与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成绩斐然。大学伊始,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和军事科助理,一心服务于班级和校园。进入校调频广播台成为汉语播音员,而后竞选为节目部副部长。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掌握相关技能,开阔个人视野。在大一学年,荣获学习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考取普通话二甲证书、公外四级证书和中级涉外秘书资格证。课余时间,他阅读广泛,热爱写作,荣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他诚实守信,思想进步,党校学习中被评为“党校优秀学员”,参与拍摄廉政文化宣传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立项。他交际广泛,真诚待人,荣获“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他参加体育活动,敢于挑战自我,在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武术比赛乙组男子枪术获得一等奖。大一寒假期间,他留在校学生处为留校师生热心服务;大一暑假期间,他努力争取到《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记者站实习记者岗位,爱岗敬业,充实自己,获得站长和编辑的一致好评。新学期开始,他作为文新学院的代表参与“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到香港交流学习。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徐少华同学用自身的一点一滴努力走着自己的路。也许我们不知道他在前进路途中的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但是他的做事认真、他的脚踏实地让我们相信他会有属于他的一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