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7点整,教育部艺术教育专家沈致隆教授受我院邀请,在学一学术报告厅作《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潜能开发》学术讲座。文新学院院长邓国军教授、副院长刘云生教授,古代文学老师梁明玉及“国培”小学语文班40余名学员、文新学院230余名学生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副院长刘云生教授主持。
沈教授的演讲一开始便与台下观众互动起来,将观众的参与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接着,以贝多芬的一首钢琴曲开始正式进入主题——“多元智能”。沈教授介绍了多元智论理论的发源、创始人及其影响,阐述了其产生的背景和依据,详细介绍了人的八大基本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博物智能,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强项,找到最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沈教授博源的知识和脱口秀般的风趣的语言,获得了现场听众的一致好评。
讲座中, 沈教授提出了“如何提高多元智能”,他说:“一个新事物诞生时往往不被理解,所以你们不要怕创新不被理解,勇敢地去创新吧!”做一个创新性人才,不能被应试扼杀。同时,沈教授又以钱学森为例,说明了一个科学家不仅要有理科知识,还要具有文学修养,二者缺一不可,要成为一个通才不是偏才。当然,“扬长避短”也是在提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他分别从“扬长”和“避短”两个方面进行讲解。
两个小时的演讲很快就过去了,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认真地做着笔记,到结束时掌声持续了近一分钟。最后以副院长刘云生教授的评价为结束,刘院长肯定了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的认真自觉,同时也感谢了沈教授此次精心准备的讲座,为大家带来一个视听享受。(图/文 欧阳梦妮 刘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