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苗怀明教授莅临我校,并于第一学术报告厅为开展以“是非成败说三国”为题的学术讲座,为我院学子解析“三国”“是非”。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
范长江新闻学院副院长高佳博士,学院部分专业课老师和200余名学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高佳副院长主持。
首先,由副院长高佳为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介绍远道而来的苗怀明教授。苗教授主攻古代文学,是著名书评人,为多部杂志撰稿,在文学方面独有建树。苗教授在一片掌声中走上了讲台,开始了今天的讲座的。
“其实明清时期老百姓中大多数都是文盲,了解史事并不是从什么《三国志》之类的史书,而是从一些杂剧、小说来认识中国的历史。”苗教授以此一句将同学们带入了小说:《三国演义》的世界,并强调了小说在中国的重要性,是人们了解史事的重要途径。但面对现在的中国人,真正了解三国的人又有多少?苗教授举例毛泽东主席曾认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便不算中国人。转而询问在座的同学们,又有多少人称不上中国人呢。座下鸦雀无声,就当今中国人少有人阅读四大名著的现象,苗教授一针见血,并鼓励同学们一定要阅读名著。
到了讲座的高潮,苗教授层层推进,以剧情和人物将《三国演义》解析得环环相扣,台下的同学们亦是听得津津有味。从刘备三顾茅庐,到临走托孤……。现场随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的变化高潮迭起,配合苗教授冷幽默的讲法,将古代人物现代化;对于关羽、刘备、诸葛亮等等鲜明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其中,将徐庶这一人物的失败,转而称作“挂科”,将诸葛亮是否出茅庐,又称为“就业”。如此幽默地转化,将同学们的兴趣提至一个又一个的顶点。
临近上午10时,讲座在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中结尾。在互动交流环节,一位同学走至台前询问了自己看《三国演义》时的疑问,苗教授结合历史的真实性和小说的戏剧性巧妙解答了“刘备托孤时,诸葛亮的心理变化”这一问题。
最后,副院长高佳总结《三国演义》之重要性,并带领全体同学鼓掌致谢苗怀明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 (图/薛花;文/欧阳梦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