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致隆: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
来源: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数:   日期:2015-11-03   字体:【
 

11月2日晚7点,著名艺术教育家、教育部第四届艺术教育委员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化学系原主任沈致隆教授在学校第一学术报告厅做了“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的主题讲座。讲座由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范长江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翁礼明教授主持。参加本次讲座的有14级汉语言2、3班和15级汉语言1班的全体同学。
    沈教授以提问的形式播放了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展示了梵高的自画像、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以及改编自大仲马的歌剧《茶花女》剧照,以此来考察同学们对艺术和科学的了解,其中当我院学子异口同声的答出《田园交响曲》时,沈教授对我院学生的艺术素养给予了肯定。随后,沈教授援引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拉瓦锡和他的妻子》及其背后的故事,来讲述了历史上化学与艺术之间融合发生的趣闻,使同学们开启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新视角,提升了对科学与艺术的兴趣。
    沈教授以其睿智幽默的语言及旁征博引的例证来说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他指出,科学与艺术有着显著的差异: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尽管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关系仍然十分紧密:首先,科学与艺术都需要献身精神,无论是钱学森、于敏,还是拉瓦锡、罗曼·罗兰、塞尚、高更,都是穷尽一生奉献自己才换来不凡成就;其次,科学与艺术都需要创新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比如梵高一生穷苦潦倒却依然坚持着艺术创作才有后来的巨作以及对艺术的卓越贡献。沈教授继续谈到:“科学的观念和艺术的观念可以相互作用、启发、融通,从而来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成,科学发现促进艺术的创新,艺术同时启迪着科学家的发现。

面对社会上的“盲目追星”、“抢盐事件”、 “神医论”、“尿疗法”和高考前“拜神拜孔”等现象,沈教授点出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低下的问题,进一步强调了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科学意识的重要性。沈教授还分析了目前中国精神疾病的形势,坦言道当今生活压力大,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人群逐渐增多,大学自杀现象增多,他就自身学习小提琴的经验以及在麻省理工学院参加合唱团的经历,来指出音乐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音乐疗法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最后,沈教授再一次强调了艺术与科学创新能够给人以巨大帮助这一观点,例如爱因斯坦、钱学森、尼采、贝多芬,他们虽历经苦难,但因为艺术,意志都十分坚强。接着,沈教授阐述了习近平主席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沈教授认为真正的艺术可以用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概括:既高雅又通俗;不但流行一时,且能久演不衰;既能带来感官愉悦,又有助于身心健康、精神境界的提升。讲座结尾,沈教授与大家共同分享欣赏了一段西班牙萨瓦德尔街头的古典音乐快闪艺术——贝多芬交响乐作品《欢乐颂》。整场讲座沈教授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获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一致好评。

讲座结束后,翁书记对沈教授给我院学子带来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希望在座的学生以沈教授的讲座为契机,热爱艺术,热爱生命。

(图:姜淑敏   文:王莘茹) 

       

       

       

       

©2024 版权所有:best365体育(官方)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平台-IOS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 网站:www.sybebs.com

Baidu
sogou